HOME


 

留学体验记

 

Photo Student Danka 2014

 

段佳

201402

 


 

为什么来日本留学?

 

可能做一些事情是不需要理由的,只是在既定的轨道上继续一步或是因为偶然的因素而突然一步。对于我自己,我更倾向于后者。在我的大学时代,留学从来不是我规划的事情。仅仅是在毕业的前半年我才开始意识到原来我也是可以去日本留学的,而正是这种突如其来的可能的机会让我在不知道如何选择人生方向的时候愈加倾心。之后在不怎么会日语的前提下非常顺利的完成申请,现在来看,当初的决定是如此美好。

可是,看似偶然的事情其实一直存在必然的联系。虽说日语不怎么好,但因为有些日语专业朋友的缘故,很早就接触到日语。也是因为对日本社会与文化有强烈兴趣,大学期间便阅读了本尼迪克特、中根千枝、土居健郎、深见东州等人关于日本的论述以及一些日本的古典著作。之后也因为自己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才能比较顺利的通过入学考试。

 

来日之后的几点变化

 

1、作为偏集体主义的中国人,可能从小就被灌输着集体取向而自然的忽视个人价值,或者说为了多数的利益而忽视甚至伤害少数的利益,正如以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但现在我更相信康德的解释,不能因为整体而伤害个人的价值,人只能作为目的而不应该是工具或者手段。具体到桥本老师的研究方向,我确信自由放任是一较好的选择,只不过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发挥的效果不同而已。

2、文化困境下的个人抉择。留学最大的就在于异文化下的生活体验。不同的生存环境带来不同的生活体验,就像我们不会明白朝鲜人的内心之强大、非洲人的生活之艰难。但发达的地区都是相似的,而日本对中国则更有借鉴意义。在日本,似乎能看到一些自己未来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状态,也能感受到社会未来的变化,即使说不清楚。

 

给后辈的一些建议

 

1选大学还是选老师?

很多人觉得只有自己被老师选择的事情,但事实上但个人也要有选择的意识。好的大学都是相似的,尤其是日本的优秀大学国际化程度都比较高,能提供全方位的留学体验。导师决定制度下制下的日本,老师更加重要,事前多了解老师的研究方向,找到适合自己的兴趣点深入下去就可以了。要相信,已经从事几十年研究的日本教授们,随便就能对付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

 

2专业知识还是语言知识?

就个人的经验来看,我认为专业知识更加重要。语言只是研究与交流的手段,专业知识的积累能提供研究的方法、扩宽维的宽度思考的维度并培个人的领悟感。如果是日语专业的学生,在申请老师时,如果对其领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会非常有帮助。如果是相关专业学生,也不要担心日语的问题,够的专业品质也能让你脱颖而出。像北海道大学这样的国立大学,能提供完善的日语培训,帮助你更好的了解日语文献

 

3、日语还是英语?

这个问题多适合不是日语专业出身的人。日本的大学里,采用英语授课的项目不在少数,英语优秀者佳者完全可以顺利毕业。如果都不是很好,留学的过程中也能得到相当的提升。二者精其一,另一辅之则锦上添花。

 

4、学术作为一种志业

这种觉悟的人不在是不在多数,但有这种想法的人很适合来日本。日本的学术,干净而独立。把学术作为一种志业的人,会在日本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有很好的发展平台,潜心下去必获丰收。